第四十三回(3 / 4)
姜局长打了一个哑谜:“天机不可泄露。”他顿了顿,从考虑工作出发还是把来龙去脉告之秋实:“这个老同志,也到我这里也上访过,我告诉过他你过去虽然是税务人员,但国务院早有文件规定,你的情况不属于**中的冤假错案,所以不能平反执行。他也扬言把我告发到北京的国家税务总局去。这人越级上访到市局来,你有一定的责任,说明工作还不够细致。好在我与有关方面及时了解情况才摸清了他的底细,不然还真不知道他要闹访、缠访到什么时候呢。”
姜局长最后告诫秋实,“你们要多与地方上的信访局沟通上访情况,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处置方法,比我们有经验,处置上访一定要有理有据!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。”
秋实躬身回答,“好的,谢谢领导提醒。”
姜德仁打完电话,约严敏晚上打球后一起去喝咖啡,放松放松繁忙的工作压力。
咖啡厅里,她呷了一口醇香的咖啡,舌尖停留着浓郁的香味,人世间再美的风景,莫过于一对真情的恋人相对而坐共赏夜色。那弥漫在屋子里的咖啡散发一阵阵苦涩味,催生一种美好的向往。
姜德仁炯炯有神的眼睛,以喜悦的语气调侃道,爱情就像咖啡,可以加糖,可以加奶,所以有时甜蜜有时香浓,还可以加上各种风味糖浆变的浪漫无比。但不管加什么,咖啡的底子,却永远是苦的,犹如生活的底色。犹爱咖啡的这种苦涩,恋上这种不加糖的coffee,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醇香味。唯美感觉,有着典雅与浪漫的结合。
人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美,这种美就像咖啡的味道,让人陶醉。品咖啡,如同品味百味人生一般。
那孤独的一杯咖啡,让严敏明白了:谁都不是谁的谁,谁在等待向咖啡里加糖的人,谁来分享一杯咖啡单纯的苦涩。望着杯中的渣余,她笑了,懂得了,缘来缘去,恰似四季轮回,缘尽了,日子却还将需要,人们还在尘世里辗转。
而姜德仁性情简率、做事不假修饰,饮食粗放、从不讲究,甘于淡薄,排斥奢华排场。甚至于衣服上的垢污都残留在上,头发有时有一小撮笔直竖起,影响他的光辉形象也从不在意。这与严敏精致、典雅的生活理念是相距甚远的。
人的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。不满是向上的车轮。但姜德仁认为,必须控制在适度范围里,不能让欲望膨胀得撑破胆,蔓延得出了轨,泛滥得成了灾。严敏想象他就是一个不值得终生倚靠的男人,因为他对于事业的眼界过高、职场的欲望太大了。
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,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。某些落马的贪官,算命看相,烧香拜佛。他们这种行为,完全忘了党的纪律,丢失了党员身份,又如何能保持党的性质、宗旨、本色,走向迷失和贪腐也就成了必然。
一些贪官缘何置党的纪律规定于不顾,弃守应有的底线,不信马列信鬼神,不问苍生问“大师”。
姜德仁远望着窗外绵延几十里灵山的轮廓,而身旁的清溪河水犹如一条长龙盘蜷于灵山脚下。河面上几只野鸭子扑棱棱扇动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,它们拍打着水面飞向远处的一片芦苇地。
严敏望着眼前的情景叹气道,人生前进的过程里,往往会留下沉疴与遗憾。有时觉得自己还真不如那几只野鸭子这么洒脱与自由呢。
姜德仁思忖,作为女性的她或许倦怠、生厌职场上遇到的阴暗虚伪、勾心斗角、争权夺利与瞎折腾。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,现时主义却是一种不太积极的情绪。便开导她,建议你阅读王羲之的那篇《兰亭集序》。崇山峻岭、茂林修竹、惠风和畅,曲水流觞,文人雅士聚集一起抒发幽情,一幅多么美好的人生画卷啊。我记得哪位名人曾经说过,读一本新书犹如享受作者思想的初夜权呢。
是呀,读书可以排除世俗之气。严敏接过话,三日不读书,语言乏味、面目可憎。一个人忽略了对于文化的修养,即使身居高位,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官。
忠诚廉洁务实,是对于一个领导者起码的要求。那你心中好官的标准是什么?他询问着她。